关于缺牙及其修复的那些事儿

栏目:口腔知识科普 发布时间:2019-01-24

牙齿缺失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,有些是因为牙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而拔除,也有些是龋坏太严重而无法保留,也有少数人是因为外伤折断而拔除。有部分人认为牙齿缺失并不是什么大事,拔了就不去管它,也有的人知道缺了牙需要镶假牙,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修复。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缺牙有哪些不良后果及常用的修复方法。

缺牙有哪些不良后果

余牙受损

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,当个别牙或部分牙齿缺失后,咀嚼的重任就落在了其它牙上,这会大大增加余牙的负担,增加它们患病的风险;同时由于缺牙空隙的存在,邻近的牙齿也失去了约束,若长时间不修复,两侧相邻牙齿就会向缺牙部位倾斜、移位;缺牙间隙相对应的对颌牙齿,因为缺失了咬合功能,也会不断伸长等,从而引起食物嵌塞,继发龋病、牙周病等。

 

image.png

影响面容和发音

牙齿可以支撑面部肌肉,对维持面部的美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前牙。一旦有多个前牙的缺失,可以让人看起来苍老十岁。除此之外,牙齿缺失还会造成发音不清,俗称“说话漏风”。

 

image.png

颞下颌关节损伤

目前很多研究表明,牙齿缺失,尤其是后牙的缺失,可以造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,表现为双侧耳前区疼痛、张口困难、或关节弹响等。这主要是因为缺牙侧的咀嚼功能降低,患者可能会形成只用另一侧咀嚼的习惯,导致双侧颞下颌关节受力不平衡,长此以往,就容易出现关节病;此外,缺牙数目较多或缺牙时间较长以后,会因为余留牙的倾斜、伸长等形成咬合干扰,造成咬合关系紊乱,也会对颞下颌关节造成损伤。

image.png

 

 

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

牙齿缺失后,咀嚼功能降低,食物未能得到充分研磨就直接进入胃肠道,这将大大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,还会影响到营养成分的吸收。长期如此,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疾病,患者消瘦变形。

 

缺牙有哪些修复方式?

了解了牙齿缺失的危害后,相信您明白了为什么缺牙要尽早修复,那目前有哪些常用的修复方法呢?一般可分为固定义齿、活动义齿、和种植牙这三大类。

固定义齿

固定义齿是指修复牙列中一个或几个缺失牙的修复体。固定义齿是修复牙列中一个或几个缺失牙的修复体。以“搭桥”的形式靠粘结剂与缺牙两边预备好的基牙或者种植体连在一起,从而恢复缺失牙的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。由于这种修复体患者不能自行取戴,固简称为固定义齿。   固定义齿所用的材料有金属、烤瓷、全瓷之分。烤瓷与全瓷颜色逼真,兼具美观和功能的双重修复作用,临床上使用更多。

 

image.png

固定义齿的优点是咀嚼效率高,无需摘戴,较为经久耐用;舒适,美观、适应后几乎无异物感。但它对做基牙的邻牙有一定要求,不能有明显的松动或牙冠缺损过多。如果损坏,修理比较困难,需拆除修理或重做。

活动义齿

活动义齿指的是可以摘戴的假牙,它的使用范围广,从缺失一颗牙齿到多个牙齿,甚至全口牙齿缺失,均能够用活动义齿修复,活动修复体分两大类,可摘局部义齿和全口义齿。

image.pn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image.png

活动义齿优点非常多,它适用范围广,制作较简单,价格相对便宜;可以自行摘戴,便于清洁卫生,修理也方便。同时它也存在许多缺点,如体积大,部件多,刚刚使用时常有异物感,需要一定的适应期,长短因人而异;咀嚼效率较差,容易松动脱落,使用时应避免吃过硬、过黏的食物。使用寿命相对较短。


种植牙

种植牙是近年来越来越受推崇的缺牙修复方式。它是将纯钛螺丝(种植体)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,经过 1~3个月后,当种植体与牙槽骨密合后,再在其上制作假牙的一种修复方式。

image.png

种植牙的优点是固位好,咀嚼力恢复达90%以上,接近于真牙。它能将咀嚼活动产生的压力传导到牙槽骨,对牙槽骨有功能性刺激作用,可以保护牙槽骨结构,避免其萎缩。不像固定义齿修复,种植牙不需磨除缺牙区前后健康牙的牙体组织,因而对周边的健康牙不产生损伤。使用寿命很长,维护好的话可以终身使用。缺点是对缺牙部位的骨量有一定要求,不一定每位患者都适合,修复周期相对较长,费用也较高。

义齿的使用寿命

不管活动义齿、固定义齿还是种植牙, 每一副义齿都有自己的“寿命”,尤其是活动义齿,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以及磨损的加剧,材料老化使义齿形态色泽发生改变;缺牙区的牙槽骨会不断吸收,出现固位稳定性能不佳等问题。所以,义齿安装后需培养定期到医生处复诊的习惯,以保持义齿的固位、支持与稳定,不对口腔内剩余的软硬组织造成损害。活动义齿平均5年~6年更换一次,固定义齿和种植牙视具体情况而定。

image.png

 

尽管活动义齿、固定义齿和种植牙各有所长,但是牙齿修复的效果都是不错的。大家在缺牙后应该尽早修复,进行牙齿修复的时候可按照自身情况进行选择,只有适合自己的缺牙修复方式才是最好的。